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?

P 分享 时间:

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

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重午节、龙舟节、龙日节、正阳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等,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。

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?

端午节的起源

端午节起源于天象崇拜,由古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。

端午节是南方吴越祖先创立的祭祀龙祖的节日。据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5月5日跳汨罗江自杀。后来,人们还把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和介子推的说法。

一般来说,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祖先选择“龙升天”吉日祭祀龙祖,注入夏季“祛病防疫”的时尚,将端午节视为北方中原的“恶月恶日”,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。端午节风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。

端午节的习俗

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:赛龙舟、吃粽子、采草药、挂艾草和葛蒲、喝蒲酒、雄黄酒等。

1、赛龙舟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活动之一,在中国南方很常见。在北方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城市,也有赛龙舟的习俗,其中大部分是划旱和舞龙舟的形式。

2、吃粽子。据说粽子是为向投河的屈原致敬而传承下来的。粽子种类繁多。从馅料来看,北方有北京枣粽子包小枣;南方有绿豆、五花肉、豆沙、八宝、火腿、蘑菇、蛋黄等馅料,其中以广东咸肉粽、浙江嘉兴粽为代表。

3、采草药。端午节前后,老百姓纷纷上山挖药。端午节“踏百草”、“斗百草”的娱乐活动来源于采药习俗。

4、挂艾草和葛蒲。艾草叶意味着百福,是菊科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,是一种能治病的草药。传说插在门口可以保护身心健康。菖蒲的叶子是剑形的,代表着一把宝刀,可以消除不祥的迹象。据说插在门口可以找到xie的效果。

5、喝雄黄酒。中国民间有“早端午节、晚中秋节”之说。他们认为陈是龙,陈是龙下雨的时候。端午节早上举行雄黄酒宴,是人们期待风调雨顺、五谷丰收的好年景。

6、滚吃鸡鸭鹅蛋。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。端午节早上,东北地区的老年人把煮熟的鸡、鸭、鹅蛋放在孩子的肚子上滚动,然后剥皮让孩子吃。据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的胃痛,但实际上是一种节日游戏。

7、挂香囊。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挂香包的习俗,这也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。各种中药用于自制端午节香包。它可以戴在胸部、腰部或肚脐上,也可以挂在门口、室内或车里。具有散风驱寒、健脾胃、理气止痛、通九窍的功能,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。

8、打马球。马球,骑在马上,用棍子打球,在古代被称为击鞠。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节龙舟比赛的习俗,但他们会在端午节射柳打马球,这显然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习俗。马球,骑在马上,用棍子打球,在古代被称为击鞠。

端午节的故事传说

端午节的故事包括纪念介子推、屈原、伍子胥、曹娥、女诗人秋瑾等,以及恶月恶日、蓄兰沐浴、走黄巢等故事。以下是纪念屈原最受欢迎的传说。

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楚国京都。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,心如刀割,却始终不忍放弃祖国。5月5日端午节,他用纸笔写下了自己的绝笔《怀沙》,死于汨罗江,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爱国乐章。据说屈原死后,楚国人民哀痛异常,纷纷涌向汨罗江依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,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”地扔进河里,说鱼龙虾蟹吃饱了,不会咬屈太夫的身体。看到后,人们纷纷效仿。一位老医生拿来一罐雄黄酒倒进河里,说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太夫。后来,为了怕饭团被蛟龙吃掉,人们想到用印楝叶包饭,用彩丝包起来,于是发展成粽子。